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金秋时节,走进资阳市安岳县乾龙镇千亩柠檬绿色生产基地,一簇簇套着木浆纸袋的柠檬缀满枝头,安岳柠檬的丰产季正悄然临近。9月初,该基地管理方普源农业相关负责人陈海军轻轻托起一个套袋柠檬,自信地介绍:“我们果园已取得有机食品转换证,今年的园内柠檬果绿色、天然又饱满。”
这份底气的背后,是安岳柠檬产业多年来坚持绿色化、标准化发展的坚实步履。2008年12月,安岳县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柠檬)标准化生产基地;2013年,又获批国家级出口柠檬质量安全示范区,标志着安岳柠檬的品质与管理获得国内外双重认可。
提高绿色生产标准
构建全程管控体系
截至目前,安岳柠檬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规模达15万亩。
在安岳县长河源镇黑塘村、保泉村和文化镇前锋村,普源农业流转土地1293亩建设绿色果园。同时,普源农业在乾龙镇创新推广“柠檬+水稻”“柠檬+蔬菜”等复合种植模式,建成700亩示范基地,为该县推动粮经统筹、生态循环农业探索出新路径。
“我们通过遴选机制建立动态管理的供应商库,降低农药使用,提高土壤品质,让园区更加绿色环保。”陈海军介绍,他们依托中国柑桔研究所和县农业农村局、县柠檬产业发展中心等技术专家力量,对农药与肥料使用开展系统论证,不断修订和完善柠檬标准化种植体系,全面推行安全用药、科学施肥与规范管理。
“我们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对县域各农资销售网点实行不定期检查,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内未发现绿色食品禁用农药、肥料的销售、购买和使用情况。”安岳县柠檬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田景华介绍。
基础设施提升
智慧农业助力发展
在安岳县龙台镇,智慧农业(柠檬)创新应用项目正全面推广。
该项目依托大数据平台,开发出柠檬精准农事智能决策系统,构建了涵盖作物生长监测、逆境预警、黄脉病防控和肥水精准调控等一系列标准化生产模型。
龙台镇龙头村示范基地业主李万虎表示:“智慧监管系统大大提升了柠檬果品质及质量,让我们种植户受益匪浅。”该基地通过布点监测土壤、空气和水质,确保全部指标持续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同时加强基础设施与生态建设,严禁向保护区内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为全县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
未来,该项目还将整合农业社会化服务资源,在全县推广标准化生产流程与智能生长模型,全面助推安岳柠檬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开展技术培训
强化标准生产能力
安岳县成立了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持续完善技术指导体系,制定详细实施方案与管理制度。
2024年,该县开展柠檬种植各级培训2000余场次,培训30万人次,发放《安岳柠檬标准化种植技术》8万册,印发柠檬四季管理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治简报97期。
全县 23 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乡镇,共460个示范户进行绿色食品基地种植示范,把简单易学、先进实用、集成配套的柠檬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绿色食品防灾减灾技术传授到科技示范户。
此外,该县创新推出“柠檬900”系列专题片,将周年农事管理要点摄制成视频教程,通过“五微一端”平台定期推送,让农户足不出户也能掌握前沿种植技术。
该县还绘制了标准化生产基地分布图及村级地块图,统一规范农户田间档案和技术管理记录,并将基地全面接入国家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现柠檬产品从田间到市场的全程可追溯。
□易奎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