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项团体标准发布助力四川畜牧万亿级产业链建设 |
2025/7/7 浏览 25 次 |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7月4日,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2025学术年会在成都市举行。当天,由四川农业大学、甘孜藏族自治州草原工作站、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牵头制定的首批《川乡黑猪免疫技术规程》等11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四川畜牧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何志平介绍,这批标准凝聚了我省畜牧兽医全体从业者的智慧与心血,希望为行业标准化发展添砖加瓦,助力四川畜牧万亿级产业链建设。
四川是畜牧大省,生猪、牛、家禽、兔等规模长期位居国内前列。然而,随着养殖业规模化、现代化、数智化发展,传统标准体系已难以满足我省产业升级需求。“四川省拥有很多特色畜禽资源,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疫病防控十分重要。”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主任张安云介绍,尤其是在场址选择、厂区规划设计、环控和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免疫程序和疫病诊疗等方面,亟需通过团体行业标准进行规范。
西南民族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院长林亚秋,长期致力于动物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领域的研究,非常关注部分企业在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等环节标准缺失的问题。她表示:“我们联合行业同仁用两年多时间制定了这批团体标准,就是希望有效破解签署难题,护航产业健康发展。”
记者梳理发现,本批次团体标准涵盖了畜禽健康养殖、重大疫病防控、精准饲料配比、牧草培育等诸多畜牧重要领域,明晰了技术规范操作要点。比如四川畜牧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杨朝武带领团队起草制定了《乡城藏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团体标准,规定了乡城藏鸡的饲养方式与阶段划分、种鸡饲养管理等重要技术要点,帮助养殖户科学、规范生产。
另一团体标准《狼尾草属无性繁殖饲草生产技术规程》主要起草人之一、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养羊与草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梁小玉说,良种狼尾草亩产可达1.2万斤,是牛、羊等的重要优质饲草。“根据农户种植狼尾草的大量实践反馈,我们在根茎繁殖、管护、长途运输等方面给出了技术规范指导。这些规范旨在提升狼尾草的存活率、产量,降低农户损失。”她介绍。
当前,四川畜牧产业总产值已突破7300亿元,是四川农业产业中产值最大的领域。今年4月,四川印发了《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培育方案》,为打造万亿级畜牧产业绘制了蓝图。6月30日,四川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双培”行动(培育产业、培优企业)正式启动。“我省的农业产业特别是畜牧产业,亟需用标准化来助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何志平期待本批次团体标准在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帮助畜牧养殖户(企业)走上产业现代化之路。(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裴玉松)
|
上一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推进高标准 |
下一条: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 |
[返回上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