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联系我们
四川禾田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Add.成都市武侯区星狮路511号大合仓B502
Tel.028-85196969
Fax.028-86740725
E-mail:hetian998@sina.com
您现在所在位置: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行业资讯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
  2024/6/3  浏览 133 次

[提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动力。新质生产力持续以发展高新科学技术、培育新质劳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型和强化绿色发展理念赋予乡村全面振兴高创新性、高素质性、高质量性和可持续性等内涵特征。同时,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在历史层面上遵循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生产力的探索、在理论层面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基本思想与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在实践层面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乡村形成财富创造和财富分配新机遇的现实需要。然而,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面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发展技术力量薄弱、传统产业转型困难和乡村新型人才缺口较大等现实挑战。基于此,需着力在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复合型新人才培养中全面赋能乡村振兴。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乡村全面振兴;中国式现代化;数字经济;数字新基建

一、问题的提出

党中央对于乡村振兴高度重视,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P.32)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强调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规划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路线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将乡村全面振兴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至关重要,亟需全新的生产力动能。

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生产力因时而变,新质生产力应时而生,在任何时代“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实质性发展和阶段性革新,就不可能有物质财富的稳定增长、生产方式的质量变革和文明形态的持续演进。”[3]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其中生产力起到决定性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并认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因此,要想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就要去解决乡村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问题,新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4]故而,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最新质态,有助于推动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目前学术界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新质生产力和乡村振兴的分散研究,如有的学者认为数字经济时代以数字技术为生产力新动能促进农业劳动者、农业劳动对象和农业劳动资料的研究;[5]有的学者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视角认为新质生产力具有凸显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城乡、区域和群体之间协调发展的生产力特征;[6]还有学者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出发,认为新质生产力是城乡传统产业形态不断向新型产业形态蜕变的过程。[7]


综上可见,目前学术界鲜有进行新质生产力与乡村振兴的融合研究,尤其是鲜有关于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从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内涵特征出发,厘清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相关实践方案。

二、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内涵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4]由此可见,新质生产力是具备新式技术、新劳动力、新发展模式的先进生产力,并不断赋予乡村高创新科技、高素质劳动力、高质量农业发展和高绿色含量的发展新内涵新特征。

(一)高创新性:发展高新科学技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农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前提和根本,[8]紧扣农业创新发展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强调:“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9]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在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中表明:“十三五”期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10]可见,科技贡献对于农业发展日趋重要。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主要特点,其中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以“技术性革命突破”助力农产品高质量供给、培育乡村新经济模式、促进多因素协调发展,进而形成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技术逻辑,增强乡村全面振兴的创新性。



首先,高新科技有助于提高粮食为主的农产品高质量供给,促进农产品创新发展,从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到转变传统农产品加工模式,再到农产品的储存和流通方式的科学化,最后是农产品销售的平台化,以数字技术、数字平台、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渗透到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的各个阶段,增强农产品的供给质量,优化供给过程,赋予创新内涵。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11%,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2%,[11]有效保障了农作物高产高质。“藏粮于技”对于保障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端至关重要。一是提升农业技术水平是优化粮食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通过引进先进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农业技术创新推动传统农产品加工工艺实现现代化。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农产品加工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提高粮食成品率和附加值,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延长产业链条,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更好经济效益。三是农业科技进步为农产品的储存和运输提供科学规范的有效手段。现代化的储存和运输技术可以减少农产品的损耗和浪费,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此外,科学合理的储存和运输方式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粮食供应可持续性。四是农业科技与电商等新兴平台的结合是推动粮食销售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联合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发布《2021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2083个县域网络零售额达35303.2亿元,其中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3507.6亿元,同比增长29.0%。[12]通过广泛的信息传播和物流平台建设,有效实现农产品快速流通和销售,提高市场透明度和公平性。



其次,科技创新有利于打破传统农业发展结构,不仅催生新的经济结构,形成农业发展新经济、新模式和新业态,还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更多元的就业机会,如此一来,科技引入推动农业发展结构的创新升级和优化,增强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创新内涵。一方面催生新的经济结构,通过引入前沿科技,如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等,推动乡村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孕育了共享经济、流量经济等新兴模式。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促进传统产业转型,提高产业附加值。依托高新产业技术和产品优势以获得更高利润,从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形成示范效应,引领产业聚集发展,推动上下游产业同群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换言之,这种科技创新方式有效地组织了生产经营各环节和相关产业,促进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了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科技创新引发乡村生态、生活、治理等的协同创新发展,科技创新需要相应的社会条件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这要求农业发展生态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治理方式智能化等,如此一来,由产业科技创新引领生态、生活、治理等各个方面实现创新发展。科技创新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和经营中的社会成本,通过科技创新的引导,巧妙整合生态农业的各个环节,包括种植、养殖、资源利用和环境管理等,形成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科技体系。基于此,科技创新倒逼机制在引领先进技术渗透农村公共服务领域中发挥助推作用,促使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在农村地区实现均等化分布,由此产生的公共服务均等效应不仅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还为其提供更为广泛的知识、教育和医疗资源。同时,科技的介入也助推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使乡村社区形成更为紧密的文化共同体。



(二)高素质性:培育新质劳动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13]高质量劳动力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14]能够不断赋能乡村各领域人才规模壮大、人才整体素质提升、人才结构优化,进而参与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带动乡村传统劳动的转型升级,从而在人才培养和生产生活中增强乡村全面振兴的高素质性。

首先,新质劳动力参与到农业生产全过程,通过创新、开发、运用和优化高新科学技术,有效融合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去,在整体提升农业生产质量的同时,赋予乡村全面振兴凸显高素质的内涵。新质劳动力能够渗透到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全过程,包括农产品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日渐深化,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新质劳动力的科技素质和技术能力较高,能够有效应对现代农业市场化、规模化的新要求。另外,随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催生出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质劳动力能够快速适应农业发展的多元化模式,使用新技术加快推进乡村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其次,新质劳动力带动传统劳动力向高素质方向发展,推动乡村人才整体素质提升和结构优化。新质劳动力的引入不仅使乡村人才队伍更加多元且专业化,同时为乡村社区注入了更为广泛的知识与技能资源。这些新型人才不仅具备丰富的农业科技背景,还具备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数字化技能和对创新与持续改进的强烈追求,为农村注入新的人力资本活力,进而提升乡村全面振兴的人才基础。具体来看,一是有助于加速农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新质劳动力带来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科学、高效,并通过高素质人才的渗透,从而变革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二是引导乡村经济步入科技与信息化时代。新质劳动力的数字化技能和创新精神推动农村产业升级,促进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的广泛应用,提升农村整体竞争力。并且通过参与社区文化、教育、社会服务等,丰富乡村社会资源有助于塑造更为开放、创新的乡村社区氛围。



(三)高质量性: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型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15](P.59)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中指出,2021年全国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达到39.1%,[16]乡村数字建设实现良好开局。新质生产力的“质”是高质量的“质”,以数据为代表的新要素促进乡村传统生产要素数字化和数字要素生产化,使农业生产更加科学规范,进而提升产品质量。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和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形态为农业融合发展和新发展模式拓宽空间,在赋能农业现代化转型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提高农业发展效率,增强乡村全面振兴的质量。

首先,数据属于新质劳动对象,[17]在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不断促使传统生产要素数字化和数字要素生产化,进而提升数据要素与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地、劳动、技术、资本等要素协作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18]从而形成高质量赋能农业生产过程。一是数据要素以其智慧决策、科技管理和智能管理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精准化、智能化和体系化。具体来看,大数据推动农业发展中的主观经验向客观数据升级,解决传统农业中波动性大、效率低下和质量无法控制等问题,通过土壤肥力监测、智慧农田管理、病虫害定位、高效农药喷施和智能灌溉等精准生产方式的潜力巨大。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解决农产品市场供需不平衡,帮助农业经营者调整生产结构和精准匹配消费者需求。数据要素的科技管理功能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于促进农业发展智能化、低碳化至关重要。借助大数据构建农业生产的全面检测系统和农业生产资料电子追溯监管体系,有利于农业生态保护和农业智能化发展的协同联动。另外,通过农业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结合使生产更模块化、流程化,智慧农业管理系统提升农场管理的智慧化和科学化,同时,数字化技术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融合,确保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运行和供应链的一致性。


其次,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点任务,数字技术为农业融合发展拓展新空间,数字经济催生农村经济新模式,以精准性、智能化、及时性和灵活性赋能农业生活生产全过程和乡村新兴产业的高质量性。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农产品加工效率。具体来看,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助力实现农产品供应链的可追溯性,通过追踪和记录生产、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数据,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可控。此外,数字化监测系统也为农产品的品质标准提供精确的测量和控制手段,从而确保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法规。通过实时数据分析,生产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实现生产个性化和差异化,不仅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推动农产品更精准地迎合市场。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延伸至农村不仅催生农村电商和物流等新兴产业,还为农产品的销售、流通和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创新的可能性。具体来看,一是随着农村电商的兴起,农产品能够通过在线平台直接接触更广泛的市场,消除地理限制,使农民能够更便捷地销售产品,同时消费者也可以更轻松地获取优质农产品,有助于农产品市场拓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二是数字经济的介入也促使了农村物流体系的升级。目前,我国已累计建设2600多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超过15万个农村电商和快递服务站点。[19]通过物流技术的数字化应用,农产品运输、仓储和配送过程更加高效、可追溯,减少了产品损耗和质量波动。新型农村物流系统不仅提高农产品流通速度,还提供更精准的供应链管理,使农产品能更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确保产品在保持新鲜度的同时快速投放市场。三是数字经济推动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根据《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农产品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5800亿元,[20]农村电商平台不仅仅是销售农产品的渠道,还为当地的手工艺品、特色商品等提供推广和销售的机会,例如,广东探索“网络节+云展会”模式,创建线上农产品交易会,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多元化。


(四)可持续性:强化绿色发展理念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与建设农业强国同等重要,不可偏废。[21]新质生产力是绿色生产力在我国生产力发展历史中具备的传统优势,我国生产力探索历史进程与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是相辅相成的,其强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农业生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乡村治理的过程中赋予其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在2024年1月举行的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中,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三品一标”获新成效,新认证登记绿色、有机和名特优新农产品1.5万个,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7.8%。[22]新质生产力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生产力,体现在:

其一,我国的生产力发展围绕推进生态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经历了1949-1973环保观念萌发,提出“工业废水处理利用”等观点,到2017年以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战略,自觉将经济活动与自然承受力相结合,如此一来,生产力发展进程必定是越发适应自然规律的过程,可见,新质生产力的绿色效应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可持续性。其二,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新质生产力的引入有助于乡村传统产业摆脱高能耗和高污染的困境,从而为乡村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实现生产过程绿色化和智能化。同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能推动更多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创新,特别是在推动清洁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整个产业结构向更加环保和智能的方向演变,有效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另外,新质生产力的绿色能量也会辐射到乡村治理的全过程中,赋能乡村治理的可持续性。在乡村政策设计与落实过程中,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属性强调主体之间的平等协调,用数据平台等方式创新基层党建引领方式,将绿色治理的理念贯穿到政策设计和落实的全过程中。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普惠性、绿色性的数字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新经济形态,可以搭建全方位数字化生活场景,实现城乡之间均衡流动的多样化新经济形态,促进绿色智能化产品、线上服务等新消费形态兴起,并通过智慧农业、医疗、交通、养老等形式构建高品质数字生产生活模式,减少物流等方面的能量消耗。总之,数字技术推动形成基层治理数字化和智能化生产生活场景,为乡村治理提供科学支撑,构建集生产、生活、治理智能于一体的智慧乡村,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三、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挑战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时不仅要把握机遇,更要精准了解现实困境,以便高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新质生产力是以先进技术和数据为主要要素的先进生产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数字乡村建设,这就赋予了乡村建设新的使命和任务。现阶段,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数字鸿沟现象依然存在。根据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详细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虽然已经达到了60.5%,[23]但这一数字距离全民普及的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那些地形复杂的地区,如山区和丘陵地带,数字设施的覆盖率仍然明显不足。这些地方往往面临着网络信号弱、覆盖不全、接入速度慢等问题,使得当地居民难以充分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便利。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是乡村地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政策尚待完善。尽管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政策落实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等。此外,乡村地区的信息服务系统和数据平台建设也不够充分,导致农业生产信息化、智能化的步伐受到阻滞。数据显示,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有2.1亿户,占比超过90%。[24]农民在获取市场信息、农业技术、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信息渠道仍然有限,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求。此外,数字鸿沟现象还体现在农民的数字素养和技能水平上。由于教育水平、年龄结构、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民对数字化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有限。他们往往缺乏使用数字化工具进行农业生产、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第二,加强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的构建迫在眉睫。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治理已成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基层政府的数字化水平却仍然有待提高。在许多乡村地区,数字化治理的实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低效的模式上,并缺乏有效的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平台支持,导致乡村治理过程中的信息传递不畅、决策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例如,由于缺乏有效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乡村政府难以实时掌握村民的需求和意见,导致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偏差和延误。同时,传统的治理方式也使得乡村政府在处理复杂问题时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容易陷入主观臆断和盲目决策。由于信息传递不畅,乡村政府难以快速响应村民的需求和诉求,导致一些紧急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同时,信息不透明也容易引发村民对政府工作的不信任,进一步加剧了乡村治理的难度。


(二)农业技术力量薄弱

现阶段,农业领域的发展遭遇技术瓶颈,极易导致农业科技创新不足、技术推广困难、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这对新质生产力有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形成挑战。

第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虽然近年来在农业领域取得了如基因编辑技术、智能化农机装备等方面的显著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整体创新能力依然滞后。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占比较低,导致科研机构和高校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经费捉襟见肘,难以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此外,科技创新体系尚不完善,科研与产业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科研成果转化率低,许多具有潜力的农业技术难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同时,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不够灵活,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导致科技创新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第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尚不健全。尽管政府加大了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力度,但推广机制仍显僵化,推广手段单一,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推广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的农业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影响了推广效果。此外,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民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农民对新技术、新成果的接受程度和应用能力有限,往往因为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指导而无法有效应用新技术。同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无法及时了解农民的需求,导致推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第三,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仍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管理,这种分散式的生产方式使得农业技术的应用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难以发挥技术的最大效益。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农民在面对新技术时往往缺乏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难以有效应对技术风险和市场变化。此外,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还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第四,农业信息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地区的互联网覆盖率和网络速度普遍较低,农民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有限,制约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同时,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亟待完善,缺乏专业的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和人才,导致农民难以获取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和农业技术知识。由于信息化水平不高,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农民难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和品种选择。


(三)农村传统产业面临转型难题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阶段乡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面临一系列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部分乡村区域的经济结构单一、产业布局尚待完善。在多数乡村地区,农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农产品深加工及乡村旅游等其他行业相对滞后。这导致了以农业为主导的单一产业结构,削弱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增长动力,并限制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在这种单一经济结构下,乡村传统产业难以建立有效的产业链和集群,无法与其他行业形成协同效应,从而限制了其转型升级的潜力。同时,部分地区的产业布局不合理,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一些地区资源过度开发,而其他地区则资源利用不足,降低了资源利用效率,也影响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乡村传统产业在技术和创新方面存在短板。由于缺乏足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人才支持,乡村传统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往往处于落后状态,难以获得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支撑,导致乡村传统产业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方面难以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缺乏市场竞争力。例如,农产品加工仍处于初级加工阶段,高产不高效问题依旧存在,我国2022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72%。[25]乡村地区创新氛围不足,缺乏创新意识和机制,企业和农户保守,教育资源与培训机制不足,导致高素质人才匮乏,传统产业在市场竞争和转型升级中面临挑战。第三,乡村传统产业在市场与资源配置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乡村传统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常因地理偏远和交通不便而难以获取充分的市场信息和资源支持,导致其处于劣势地位,难以扩展市场份额和提升产业价值。此外,资源配置不合理和优化不足也是乡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受阻的重要因素。一些乡村产业存在资源短缺和浪费问题,难以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在资源利用方面,一些乡村地区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此外,乡村地区金融服务体系相对滞后,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导致乡村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资金支持不足,难以进行规模化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四)乡村新型人才缺口较大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对农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农业复合型人才短缺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人才结构失衡与技能短缺问题突出。乡村地区人才结构失衡问题较为明显。长期以来,传统农业生产占据主导地位,使得从事传统农业的人员数量庞大。然而,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对具备现代农业技术、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多元技能的人才需求日益迫切。然而,现实情况是这类人才在乡村地区相对匮乏,无法满足乡村产业转型发展的需求。根据《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显示,当前我国数字人才总体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26](P.93)这种人才结构失衡不仅制约了乡村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也限制了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乡村产业的创新发展受到现代技能人才的匮乏的影响,导致其难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吸引外部投资以及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第二,乡村地区的教育与培训体系尚不完善。由于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受限,学校设施和师资力量相对不足,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导致乡村学生面临诸多挑战,难以获得全面且深入的知识和技能。此外,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培训体系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得乡村人才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经验和技能。目前的培训项目往往过于理论化,忽视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乡村人才在培训后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无法有效提升自身技能水平。第三,乡村地区在引进和留住人才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小学文化占比为37%,初中文化占比为48.4%,[24]整体学历水平较低。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相对落后等因素,乡村地区往往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乡村地区由于地理偏远和经济落后等因素,往往无法吸引和保留高素质人才。尽管部分人才表现出对乡村工作的兴趣,但受到薪酬水平低、职业发展前景有限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难以在乡村实现长期稳定的职业生涯。乡村地区的独特文化和生活环境使得部分人才难以适应,从而限制了他们在该地区的长期稳定发展。


四、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化解方案

现阶段,要想将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落到实处,必须根据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挑战,精准提出化解方案。

(一)在加快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需融入数字技术手段,不断加强乡村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助力赋能农业生产智能化、乡村治理智慧化。


一方面,针对数字鸿沟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突破:第一,政府应进一步加大乡村地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并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对于山区和丘陵地带等网络覆盖薄弱的地区,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这些地区的网络建设和优化。通过增加基站数量、优化网络布局、提升网络信号强度和覆盖范围,确保乡村地区居民能够享受到稳定、高速的网络服务。2023年2月,《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2年第八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累计支持全国超过9000个农村4G、5G基站建设,[16]此外,政府应制定更加详细和具体的政策,明确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并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落地生根。此外,政府还可以与运营商、设备供应商等合作,共同推进乡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合力。第二,提升乡村地区的信息服务系统和数据平台建设水平。政府应积极引导和扶持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将农业生产、市场信息及农业技术等资源整合,为农民提供全面细致的信息服务。这些平台应定期发布市场动态、农业技术知识及农产品价格等资讯,使农民能更精准地把握市场脉搏,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同时,推动农业生产数据的采集、整合与应用亦至关重要。通过构建农业大数据平台,深入收集并分析农业生产数据,为农民提供个性化的种植、养殖建议,进而提升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此外,这些数据还可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第三,提升农民的数字素养和技能水平。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开展数字素养培训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文化背景的农民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内容贴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培训内容包括智能手机操作、农业APP使用、电商平台操作等,帮助农民掌握数字化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农民对数字化技术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政府可以制作宣传材料,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让农民了解数字化技术的重要性。此外,政府还可以组织农民参观数字化技术应用示范点,让他们亲身感受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便利和效益,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另一方面,《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中强调不断完善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以我国基本国情和农村状况为出发点,充分利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在多个方面的应用,推动数字化乡村建设。针对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较为薄弱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第一,加强数字化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乡村治理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开发适用于乡村治理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乡村治理的智能化和高效化。第二,完善数字化治理的体制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协作方式,确保数字化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基层政府可以制定数字化治理的工作规范和流程,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合力推进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同时,加强数字化治理的监督和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基层政府可以建立数字化治理的评估机制,定期对乡村数字化治理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第三,注重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推动乡村治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通过数字化平台,广泛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增强政府决策的民意基础。基层政府可以建立村民意见征集系统,通过线上平台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在促进乡村新产业发展中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新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有着重要作用。发展乡村新产业需通过切实举措,重点是解决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具体举措如下:

第一,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此外,还可以设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用于支持重大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农业科技创新事业。


第二,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推广机制,采用多元化的推广手段,如线上培训、现场指导等,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团队,提高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加强农民培训,针对农民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提高农民对新技术、新成果的接受程度和应用能力。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农民的反馈意见,调整推广策略和内容,提高推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发展农业合作组织,鼓励农民成立或加入农业合作组织,通过统一组织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提供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如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加强指导和服务,为农业合作组织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帮助其解决技术、市场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其运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四,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互联网覆盖率和网络速度,为农业信息化提供硬件支持。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立专业的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和农业技术知识。[27]同时,加强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提高农民信息化素养,通过开展培训、宣传等活动,提高农民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和应用。

(三)在推动乡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中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加快乡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应通过切实举措,着力以数据要素为核心,推动乡村传统产业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朝着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具体举措如下:

第一,优化产业布局并促进产业集聚。应进行全面而细致的产业规划,明确各地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避免产业同质化竞争。同时,加强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向产业园区或集群集聚,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此外,鼓励乡村地区依托本地资源和特色,发展新兴产业,如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等,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第二,加大研发投入和引进培养技术人才。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乡村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同时,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此外,加强创新氛围的营造,通过举办创新大赛、设立创新奖励等方式,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新热情。同时,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供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于乡村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第三,加强市场信息收集和资源配置优化。政府应建立市场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市场动态和趋势,为企业提供决策参考。同时,推广电子商务等新型销售模式,拓宽乡村传统产业的市场渠道。在资源配置方面,应优化土地、资金、劳动力、数据等要素的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土地流转、金融支持等方式,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共享。此外,加强环保意识和绿色生产理念的推广,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完善政策体系和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并加强社会宣传和文化引导。政府应制定更加精准的扶持政策,针对乡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痛点难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同时,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确保政策能够落地生根并发挥实效。在制度改革方面,应消除制度性障碍,简化审批程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此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创新活动提供有力保障。此外,政府应举办培训班、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提高乡村地区对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接受程度。同时,加强乡村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为乡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文化支撑。此外,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观念的转变和进步。

(四)在培育乡村复合型新人才中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文件明确提出“壮大乡村人才队伍”,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重点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育好用好乡土人才;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能创业。”[28]不谋而合。可见,培养乡村复合型新人才是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拟提出以下措施:


第一,明确培养目标和方向,加强教育资源投入和整合。加快确定所需人才的类型、数量以及技能结构,以满足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同时,要结合乡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当地特色的培养计划,确保培养出的人才能够真正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教育资源是培养乡村复合型新人才的基础,要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学校设施和师资力量,确保乡村学生能够接受到优质的教育。同时,要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第二,优化教育内容和方式。针对乡村复合型新人才的特点和需求,要优化教育内容和方式。在教育内容上,要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将现代农业技术、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多元技能纳入教学体系,使学生具备全面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在教育方式上,要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三,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为乡村人才提供持续的学习和提升机会。例如,建立各类培训机构、开展定期的培训活动、邀请专家进行授课等。同时,要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成果能够真正转化为乡村发展的动力。第四,在培养本土人才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引进外部人才资源,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政策引导、待遇激励等方式,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到乡村工作。同时,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五,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人才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支持,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乡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乡村的吸引力。同时,营造尊重人才、关爱人才的氛围,让人才在乡村地区感受到归属感和成就感。此外,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通过物质奖励、精神激励等方式,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体系,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包括出台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完善创新创业支持政策等。同时,要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工作,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落地生效。

【文章来源】陈健 王丹|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2)P99-107





  上一条: 合作社+家庭农场:四川农业现代化
  下一条: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
[返回上一级]
四川禾田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蜀ICP备14015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