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在希望的田野上阔步前行 |
2022/8/29 浏览 771 次 |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这是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这是一份硕果累累的丰收答卷——今年夏粮生产喜获丰收;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达13657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83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肉蛋奶、水产品、果菜茶供给充裕,越来越多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百姓餐桌。 十年,山乡巨变。 十年,我们在希望的田野上阔步前行,一幅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徐徐铺展。 1.高质高效,农业更有奔头 “种田15年,越来越轻松。”高温蒸腾的天气,挡不住江西南昌经开区樵舍镇雪舫村村民熊信亮的干劲。眼下,正是晚稻生长关键期。一大早,熊信亮就跑到稻田里配肥、装肥、安电池,用手机连接无人机信号。只见一台满装肥料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在稻田上空穿梭着喷药。“我这360多亩地,以前得五六个劳力忙活一个多礼拜才能施一遍肥。现在,我一个人、一部手机、一架无人机,两天就能喷施一遍,而且喷得又全又均匀。”熊信亮笑着说。 近年来,南昌经开区大力推进智慧智能农机产业链建设,一场智慧化、数字化、无人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正在上演。“今年,夏收夏种打了个胜仗,而且早稻品质提升了不少。这月底,我扩大种植面积的再生稻就要收割了,有了这些‘高科技’,秋粮丰收咱也更有底气。”熊信亮信心满满。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十年来,从东北平原到岭南大地,从鱼米之乡到塞上江南,面对粮食安全这一永恒的课题,我国大力实施“两藏”战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夯实粮食生产物质基础。着力调动农民和政府“两个积极性”,压紧压实粮食生产责任,辅之以利、辅之以义,让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都有积极性。加力推进粮食生产“两化”,通过服务社会化和生产机械化,提高粮食经营效率,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让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一组组数据印证了十年来我国不断提升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不断向前迈进的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4%,累计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平均每亩粮食产能增加10%~2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1%,取得了节水抗旱小麦、超级稻、白羽肉鸡等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农作物种源自给率超过9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特别是小麦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7%。 与此同时,十年来,我国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行动,加强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2.内外兼修,农村更有看头 山东省嘉祥县纸坊镇隋庄村李翠平家是左邻右舍经常聚集的“人气场所”。院内外干净整洁、主人热情好客,附近邻居总爱来坐坐。“老李家两口子非常爱干净,把家拾掇成了市级美丽庭院,现在还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我们经常来玩,耳濡目染,现在大家的家庭环境、村庄环境都越来越好了!”隋庄村村民冯焕英笑着说。 “我们鼓励支持村民把自家院子拾掇得更漂亮些,但并不是让村民片面追求‘高大上’的庭院布置,而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追求干净、清爽、朴素的美。让大家养成家居保洁的好习惯,也激发起大家主动参与村内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情。”隋庄村党支部书记赵明恩告诉记者。据了解,嘉祥县纸坊镇通过开展“美丽庭院示范户”评选活动,引导群众搞好庭院及周边卫生,以庭院“小美”助力乡村“大美”,不断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向纵深推进。 树木郁郁葱葱、道路整洁干净、房屋错落有致、景色秀美怡人……如今,很多乡村尽展田园之美。脏乱差,不再是人们形容农村的“标配”词汇。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有序甚至清新、雅致。绿在村中绕、人在画中居,越来越多乡村更有看头,越来越多“内外兼修”、宜业宜居的美丽乡村涌现。 十年间,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农村公路总里程从2011年底的356.4万公里增加到2021年底的446.6万公里,净增90多万公里。新增5万多个建制村通客车,具备条件的建制村百分之百通客车。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实现“运有所达”。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全国范围内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 十年间,农村脏乱差面貌明显改观。全国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各地立足实际打造了5万多个美丽宜居典型示范村庄。农民屋内屋外更干净、院里院外更美丽,生活习惯更卫生,生活方式更绿色。 十年间,农村民生事业不断取得进展。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健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移风易俗持续推进,乡村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3.腰包鼓起,农民更有盼头 盛夏时节,在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万丈冲黑老虎种植合作社基地,茂密的黑老虎藤下,一个个如拳头大小的聚粒型果实长势喜人。合作社负责人杨玉常正指导社员进行夏季管护。“黑老虎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加上果子甜度高,很受市场欢迎。”杨玉常向记者介绍,2018年,通道黑老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成为当地最有市场前景的特色水果。也是从那年开始,他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1000余亩,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建成黑老虎种植基地。“去年,我们的果子最高在网上卖到一公斤80块钱,两周就全卖完了,还收获了一千条左右的好评。今年果园产果量明显增多,看样子,还能继续带动老乡增收!”杨玉常说。 目前,通道选定钩藤、黄精、黑老虎为中药材主推品种,引进及培育中药材经营主体24家,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18个,通过经营主体及示范基地带动全县农户发展中药材种植。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夯实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让老乡们的腰包更鼓、日子更有盼头 十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快发展,累计建成15.6万座初加工设施、5万多个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乡村休闲旅游业稳步发展,全国休闲农庄、观光农园、农家乐等达30多万家,年营业收入超7000亿元。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各类涉农电商超过3万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的乡土产业,创响了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品牌。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渐成趋势,累计创建1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300多个农业产业强镇、3600多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完善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建设2200多个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累计有1120万人返乡回乡创新创业。 通过持续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带动农民就业增收,202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31元、较2012年翻了一番多,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放眼广袤田野,处处是生机和希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越走越宽! |
上一条: 乡村振兴50人论坛专家建议:产教 |
下一条: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 |
[返回上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