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仁寿县坚持规划领航、产业赋能 “五美乡村”建设绘新篇 |
2025/9/16 浏览 12 次 |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近年来,仁寿县始终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锚定乡村建设短板弱项,聚焦“小切口”,撬动“大变革”,集中优势资源推进蓝图美、产业美、人居美、服务美、文明美“五美乡村”建设。同时,结合乡镇、村域自然禀赋与经济条件差异,以“天府粮仓”重点片区和中心村为核心,构建起“五美乡村”精品村、农商文旅综合体组团、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梯次发展格局,让广袤乡村逐步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家园。
坚持规划引领,共建乡村发展新图景
规划是乡村建设的“导航图”,仁寿县将科学规划贯穿乡村发展全过程,以精准布局为“五美乡村”建设筑牢根基,富加镇金钟村便是规划赋能乡村蝶变的生动范例。
地处富加镇西面的金钟村,球溪河蜿蜒穿境而过,青山环绕间尽显“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的生态底色。近年来,该村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规划为引领,在“五美乡村”建设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蹚出了一条契合村情实际的发展路径。
“编制规划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让村民当主角。”金钟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村里始终把规划编制作为乡村建设的“先手棋”,一方面立足村内生产、生活、生态资源分布,统筹功能定位与空间布局,科学勾勒出“一园三区”发展蓝图;另一方面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院坝会等形式,广泛征集村民意见,让规划更接地气、更合民心。
在产业规划上,金钟村坚守“以粮为主、粮经统筹”底线,围绕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方向,规划建设金色田园粮食种植示范区,布局建设3个粮经特色种植示范带,既稳住了粮食安全“基本盘”,又拓宽了产业发展“新赛道”。
人居环境提升同样离不开规划统筹。金钟村从村民最关心的居住条件改善入手,全面推进农房功能优化,全村实现“厕污共治”,新增垃圾亭、更新垃圾桶,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农房周边“粪坑污水不见踪、杂物堆放归整齐”;以产业环线为核心,对聚居区农房进行有机改造,引导部分村民率先完成室内改厨、庭院美化,村民居住品质显著提升。
道路通,则产业兴、民心顺。金钟村持续织密乡村道路网,累计完成窄路加宽21公里、道路黑化5.7公里,实现“社社通路”的目标,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运输烦”的问题。
激发产业活力 共绘乡村振兴新愿景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仁寿县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创新发展模式,让乡村产业既有“烟火气”,又有“新活力”,禄加镇天明村与慈航镇庆余村的产业实践,展现了不同资源条件下乡村产业的多元发展路径。
禄加镇的天明村,成赤高速、成宜高速、红星路南延线穿境而过,交通优势显著。更难得的是,村里保留着三线建设时期102厂的遗址建筑,红砖厂房、参天梧桐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成为该村发展的“独特密码”。
“这些老厂房不仅是历史遗产,更是我们村的‘金名片’。”天明村相关负责人表示,村里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通过三大举措激活三线遗址价值。一是再现“三线”记忆,完善基础设施水平,确保道路通达,同时,在高速路出口、连接线入口、农业产业核心区、102厂厂区等布局“三线”微党建、特色路灯,打造景观小品,丰富乡村文化内涵。二是用活“三线”遗址,优化游客体验,盘活厂区闲置资源,完善硬件设施,新建旅游停车场和公共厕所,不断提升设施服务水平。三是创新“三线”品牌,打造天明IP,深掘“三线”文化底蕴,利用现有建筑规划改造“天明村史馆”“天明长者食堂”,推出文创小品,推广“三线”品牌,讲好“三线”故事。
与天明村依托文化资源发展不同,慈航镇庆余村则立足农业基础,在“天府粮仓”建设中找准定位,走出了一条“粮”字号产业升级之路。
庆余村坚持因地制宜、长远规划,结合乡村振兴的重点要点,盘活乡村土地,以发展粮食生产和农耕文化为着力点,锚定“天府粮仓”丘区示范区建设蓝图绘到底。整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综合生产力,有效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宜机化水平。以“集体+业主+农户”的模式推进土地流转,村集体流转2150余亩土地发展粮食种植,并吸引业主流转800余亩土地发展“粮药”“稻菜”等粮经融合产业,全年吸收村民就近务工320余人次。通过与四川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开展深度合作,研究分析土壤水质,试点种植富硒大米、控糖大米、生态香米等高附加值农产品,整合全镇农业资源,打造“仁南永裕”特色品牌,不断增强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刷新家园颜值 共描乡村宜居新风景
人居环境是乡村“颜值”与“气质”的直接体现。仁寿县以“刷新家园颜值”为目标,从村民身边的环境整治入手,推动乡村从“整洁”向“美丽”升级。从文宫镇桂湾村到满井镇福桥村,一个个宜居乡村的生动场景,展现了仁寿“五美乡村”建设的民生温度。
2024年年底,文宫镇桂湾村的风貌改造工程如火如荼,成为村民热议的焦点。此次改造既涵盖道路硬化、田埂修缮等公共设施升级,也涉及村民住房内部厕所翻新、厨房改造、“四小院”美化等细节提升,从“面子”到“里子”全方位改善村容村貌,让桂湾村的“颜值”与“舒适度”同步提升。
同样在人居环境改善中实现“蝶变”的,还有满井镇福桥村。今年8月,该村以“五美乡村”建设为契机,组织开展人居环境升级改造行动,凭借“花小钱办大事”的创新实践,成为村民口中的“民心工程”。
此次行动,村“两委”干部、乡镇机关人员、公益性岗位和村民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大家齐心协力,集中清理卫生死角,栽植花卉苗木,添置健身设施,将昔日杂草丛生的闲置空地,变身成为集休闲、健身、文化于一体的多功能广场。
从规划引领到产业赋能,从环境整治到民生改善,仁寿县“五美乡村”建设正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让乡村更有颜值、更有活力、更有温度。下一步,还县还将继续深耕“五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突破,让更多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让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图景在广阔的热土上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