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联系我们
四川禾田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Add.成都市武侯区星狮路511号大合仓B502
Tel.028-85196969
Fax.028-86740725
E-mail:hetian998@sina.com
您现在所在位置: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行业资讯
让脱贫成果更巩固 让乡村发展更美好
  2022/12/7  浏览 644 次

来源: 四川日报


华蓥市永兴镇大佛山村村民在采摘羊肚菌。该村结合市场需求带领村民发展被称为“菌中之王”的羊肚菌种植和加工,通过产业增收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邱海鹰 摄(本报资料图片)

广元市苍溪县蟠龙村,以工代赈项目务工群众在进行道路硬化施工。   苍溪县乡村振兴局供图

  将监测对象识别认定程序优化为6个步骤、时间由1个月缩减至15天;广泛推行以工代赈方式、帮扶车间模式,截至10月底,实现全省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务工230.8万人;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9.18亿元、“富民贷”5.68亿元;依托“天府乡村”品牌优势,带动全省脱贫地区产品销售额超156.86亿元……
  一连串数据,串起了四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足迹。
  今年以来,四川如何通过筑牢防止返贫底线、促进脱贫群众增收、加快重点地区发展,多管齐下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A 守底线
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兜住了风雨中的一家人
  刚刚过去的秋天,对于绵阳市三台县灵兴镇木鱼村村民杜岗来说有些难熬——家里主要经济来源是他在东莞电子厂里务工的收入。11岁的儿子身有残疾,生活不能自理。9月,母亲又确诊胃癌,住院期间自付了两万元医疗费用。本就不宽裕的家庭,担子又重了。
  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兜起了风雨中的这家人。在10月的排查中,木鱼村村级防返贫监测员张玺了解到杜岗家的突发情况,立即上报村一级进行风险研判,经镇村两级干部入户核实、村民主评议、党委综合研判、县级核定后,杜岗家被及时纳入监测对象。
  “根据杜岗家的基本信息,利用县级帮扶措施库软件系统,最终商定了13条具体帮扶措施,包括技能培训、低保救助、残疾护理补贴、基本医疗保险资助、送教上门等。”三台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周勇表示,目前,杜岗家的困难得到了有效缓解,仅低保一项,预计每月有1050元的收入。
  如今的三台县,聚焦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根据不同风险等级状况,将监测对象分为“红卡户”“黄卡户”“蓝卡户”,实行“红卡户”半月一走访、“黄卡户”一月一走访、“蓝卡户”一季度一走访,对监测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跟踪监测。
  对杜岗一家发挥了大作用的县级帮扶措施库,共有增收类、“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类、兜底保障类三大领域263条措施,根据监测对象不同风险类型因户施策。
  “全省范围内,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网络越织越密。”四川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监测收入标准调整为6800元,监测对象识别认定程序优化为6个步骤、时间也由1个月缩减至15天。此外,用好“盯村抓户”抓手,建立村级入户核查员制度,组织开展了两轮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
  今年,四川多地遭遇暴雨山洪、高温干旱、地震等灾害。“几场地震之后,我们都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摸排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人员伤亡和住房、饮水、用电、产业等受灾情况,启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绿色通道,积极协调相关行业部门先救助再帮扶。”四川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疫情反复也为巩固脱贫成果带来了挑战。广安市邻水县在疫情期间,就通过制定“排查对象清单”“排查内容清单”“核实核准清单”,精准摸排受疫情影响的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再根据具体情况编制《促进脱贫人口增收致富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实施方案》,将全市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划分为“重点帮扶户”“巩固提升户”和“致富发展户”三种类型,分类落实15项帮扶举措。
B 稳增收
既发展产业又抓好就业,帮助脱贫群众端稳“饭碗”
  守住底线还不够,还要让脱贫群众增加收入,生活更上一层楼。
  12月1日,宜宾市屏山县的气温已经降到了10摄氏度以下。早上9点,锦屏镇漆树村凛冽的空气中,响起一阵“咔嚓咔嚓”的声音。村支书田玉英自家的100亩茵红李果园里,工人们正在给果树修枝整形。修剪后的果树一米多高,整整齐齐。十多年前,同样是种植茵红李,这里还不是这样的光景。“以前是果树想怎么长就怎么长,有的长到四五米高,人要爬上树去摘,果子也小得很!”田玉英回忆。
  如今,针对茵红李种植分散、低质低效的情况,借助浙川东西部协作平台,屏山县学习借鉴浙江省嘉兴市“农业全产业链改革”经验,探索出“屏山茵红李全产业链”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茵红李产量、产值连续三年实现递增。
  今年夏天,尽管经历了高温干旱,漆树村的4000亩茵红李仍迎来了丰收。种得好的,每亩地收获3000斤左右,能卖到9000元。
  屏山县还从宁波市象山县引进浙东白鹅,推广“林下养鹅”种养循环模式。白鹅可以消化掉杂草,鹅粪又是有机肥,节省了除草和肥料开支,每亩地又能增加3000元收入。
  漆树村有232户农户,其中40户是脱贫户,几乎家家都种茵红李。田玉英表示,下一步,她还要带领大家发展电商,搞农旅融合,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
  发展好了产业,还要抓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四川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四川广泛推行以工代赈方式、帮扶车间模式等,截至10月底,实现全省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务工230.8万人。
  南充市仪陇县新锐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就采用“总部公司+帮扶车间”的模式,同时解决了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难、用人难及留守本地照顾父母、抚育小孩的妇女和老人就业问题。该公司总经理杜兴明告诉记者:“不打卡,随到随做,计件付薪。”经过培训,熟练工每个月能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目前,公司在仪陇共开设了4个帮扶车间,帮助脱贫群众、半劳力、弱劳力实现灵活就业。
  此外,以工代赈也是助力脱贫群众增收的有益尝试。广元市苍溪县五龙镇蟠龙村今年就通过以工代赈项目,新(改)建道路、新建灌溉渠、整治维修山坪塘,为蟠龙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水源和运输保障。村民通过务工增加劳动收入,实现“家门口”就业。
C 抓发展
瞄准重点帮扶县、易地搬迁安置区,“扶上马,送一程”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这一新征程上,既要守底线、稳增收,也要运用系统思维,聚焦聚力基础薄弱脱贫地区,“扶上马,送一程”。
  今年以来,四川持续推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加快发展,编制完成5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有效衔接省级实施方案和分县实施方案,计划总投资2011亿元、实施项目3.64万个。同时,向25个国家重点帮扶县选派科技特派团25个,组织222家教育医疗单位到国省重点帮扶县开展“组团式”帮扶。
  其中,仅凉山州甘洛县,就协调32名科技人才组成专家组,到田坝镇、海棠镇、团结乡等乡镇开展“科技万里行”活动6期、现场技术指导32次,指导当地产业发展。此外,深入实施“组团式”帮扶、“校联体”、“医联体”等一批合作项目。
  “四川将继续推动财政、金融、土地等帮扶政策,推动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省内对口帮扶、社会力量等帮扶资源向重点帮扶县、重点帮扶村倾斜,指导各地用好用活支持重点帮扶县的25条措施,因地制宜推动重点帮扶村发展。”四川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则以乡村治理专项行动为抓手,有序推进78个安置区规范化建设。
  达州市大竹县月华镇九银村就是其中之一。走进九银村,每一幢楼房下,都有一块翠绿的“微菜园”。“大家搬到这里,还保持着耕种习惯,我们会想办法尽可能满足。”月华镇副镇长夏浪清表示,为了帮助搬迁群众加快融入,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还提供托幼、康养等托管式服务,打造文娱休闲吧、楼栋聊天阁等共享空间。
  搬得出、稳得住,还要逐步能致富。依托安置区附近的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搬迁群众成了生产线工人,实现稳定就业。此外,通过发展苎麻、白茶、糯稻、香椿四大产业,让搬迁群众实现产业增收。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四川将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切实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具体而言,要构建常态化监测帮扶体系,坚持全覆盖集中排查和常态化动态监测相结合,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守住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构建脱贫群众持续增收体系,抓住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抓好帮扶车间培育和提升,因地制宜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广用好以工代赈政策,做好返乡再就业服务等;构建重点帮扶县(村)支持体系,坚持分类指导、示范创建,继续优先支持、集中支持重点帮扶县重点帮扶村,加快补齐区域性发展短板。
  此外,还要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大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努力让脱贫成果更巩固、乡村发展更美好、群众生活更幸福。”四川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文露敏



  上一条: 巴中市恩阳区多举措稳定农民增收
  下一条: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
[返回上一级]
四川禾田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蜀ICP备14015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