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联系我们
四川禾田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Add.成都市武侯区星狮路511号大合仓B502
Tel.028-85196969
Fax.028-86740725
E-mail:hetian998@sina.com
您现在所在位置: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行业资讯
四川省已建成20万亩“鱼米之乡”
  2022/9/20  浏览 674 次

信息来源:四川乡村振兴网

日前,全省“鱼米之乡”建设现场会走进达州市开江县稻渔现代农业园区,19个市州、30多个县(市、区)的相关部门人员现场考察交流“鱼米之乡”建设经验。

“我们坚持把建设‘鱼米之乡’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川鱼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省水产局局长何强表示,我省从2020年开始试点建设“鱼米之乡”,目前已在32个县(市、区)展开试点,完成20万亩建设任务。

看成效:综合效益提高,还培育出多个品牌

“这里以前是细碎田块,现在是方方正正的大田块,可以机械化耕种了。”站在田坎上,开江县讲治镇灯塔村党委书记刘江川说,灯塔村从2019年开始按照稻渔综合种养的标准建高标准农田,稻田从原来最小一分、最大两三亩变成最小两三亩、最大八九亩,而且田块一边或两边开沟养鱼。“水稻每亩可产1200斤,鲫鱼可捕捞200多斤。秋季,稻田还可以翻耕种油菜。综合测算,每亩农田每年纯利润可达3000元。”

“鱼米之乡”带给开江的变化不止于此。在任市镇,养殖基地对淡水鱼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养殖富营养水体进行循环利用,并建成全县智慧水产平台;在讲治镇高速公路出口,正在打造一个占地320亩的“田城·稻渔之窗”主题微田园综合体,经过近年建设,该园区实现年产水稻7.95万吨、虾蟹蚌等特色水产570万公斤,综合产值50.3亿元。

“省政府设立了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并把‘鱼米之乡’建设与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园区、宜居乡村等涉农项目整合统筹实施。”何强说,我省按照“先建后补”方式推进试点,已形成“稻渔共生”沟凼式、“稻虾轮作”平田式等模式推广建设。

2021年,“鱼米之乡”核心区水稻均产1060斤/亩、渔业产值2280元/亩,比单一种粮效益平均提高1倍以上。同时,还培育了“王家贡米”“巴灵台稻香米”等稻渔米绿色有机品牌18个,以及“开江小龙虾”“江口青鳙”等水产品牌10个,创建“隆昌稻田虾”“中江黄鹿湖”等稻渔公共区域品牌11个。

破瓶颈:高起点布局,培养本土经营主体

丘陵地区核心区集中成片难度较大、种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缺乏、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产业融合程度不高……现场会上,参会人员既交流经验,也直言瓶颈。

如何破解瓶颈?何强表示,首先要坚持高起点规划布局,把“鱼米之乡”建设规划与本地区乡村振兴规划、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统筹起来,与道路交通、水利渠系、防汛抗旱、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文化建设等联动起来,确保项目规划起点要高、格局要大、方向要准、目标要清、措施要实。

其次,要抓紧落实实施方案。按照要求,今年全省相关各地要完成2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建设,其中,相对集中连片5000亩以上的核心区不低于2个,且核心区沟凼式面积不得低于6000亩。“时间紧迫。要建立目标任务数据库,细化落实到镇到村到农户,并根据实施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何强说。

同时,要加强动员和培训。具体来说,就是既要注重引进有实力的企业、专业合作社,又要着力培养和培育本土个体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提高业主稻渔综合种养技能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解决好“谁来养”“养什么”的问题。

“还要继续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在何强看来,“鱼米之乡”建设涉及面广,需要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从而形成多元长效投入机制,不断充实农民的米袋子、菜篮子和钱袋子。(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代强)




  上一条: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快
  下一条: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
[返回上一级]
四川禾田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蜀ICP备14015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