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盆景”变成“风景” 四川数字农业农村到底如何建? |
2022/6/29 浏览 730 次 |
信息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以新兴技术推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在数字化赋能之下,乡村农产品实现扫码溯源,为农产品安全保驾护航,也在无形之中提升了产品质量;四川首个无人农场从无到有,为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给出一个答案,也为未来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展开了探索……
这些,都是我省农业农村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发展的一例例实践“盆景”。如何让“盆景”聚成四川数字农业农村的成片“风景”?近期,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四川省“十四五”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推进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这个问题提供了行动指南。
针对四川数字农业农村如何建设这一问题,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信息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从无到有,第二步是从少到多,第三步要从弱变强。目前,四川已经走到“第二步”,这一次的《方案》就是明确了要向“第三步”推进。
发展现状
四川省国家级数字农业试点项目数量位居前列
近年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全省农业农村系统都在加大力度推进数字农业农村的建设,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花了三年时间基本完成,解决了数字农业农村有没有应用场景的问题。第二步,就是我们现在在做的,解决多少问题,第三步要从弱变强。
据悉,四川省国家级数字农业试点项目数量位居前列。以园区建设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梯次推进体系稳步推进,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3个、数量居全国第二。
除全国试点项目外,2019年,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围绕“10+3”产业,选择3个县(区)现代农业园区和1个省级农场开展省级数字农业试点,分别支持安岳开展柠檬数字农业试点建设、崇州市开展水产养殖数字农业建设、雅安市雨城区及名山区开展茶叶种植数字农业建设和四川省原良种试验站开展种业数字化试点建设。目前“10+3”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农业优势特色更加凸显。
存在问题
与发达地区相比四川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滞后
四川省数字农业农村虽然在局部区域和部分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水平较低,还未形成成熟的、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目前,四川农业农村信息数字管理平台建设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体系,全省农业农村7级(省、市、县、乡、村、组、户)“三农”数据系统尚未建立,成为制约四川数字农业农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与北京、上海、江苏、福建等发达地区相比,四川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成为严重制约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瓶颈。四川省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普及率还未实现全覆盖,边远贫困地区网络和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成本高,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近年来,四川各地在物联网设备、软件平台开发等方面的投入较大,后期设备更新维护等费用高,造成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物联网设施设备技术水平低、管理平台功能单一、信息数据来源不足等问题。对数字农业农村的科研支持不够,缺乏既懂农业技术、又熟悉信息化知识的跨界型复合人才,严重影响“三农”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
如何发展
推动四川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
四川农业农村数字化到底怎么走?《方案》提出,3到5年时间,推动四川省农业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力支撑数字乡村战略实施。到2025年底,初步建立符合四川省情、满足实际需要的农业农村信息采集、监测、农产品溯源、信息共享等相关标准体系,为全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依据。
同时,基本建成数字“三农”综合信息平台、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平台、农业农村云平台,农业农村数据资源实现有效整合和开放共享。积极推动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基础设施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示范,打造好数字化转型“底座”,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专业化发展。
除此之外,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融合;发挥“互联网+”在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各环节高效协同和产业化运营中的作用,培育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县级农产品产业化运营主体,开展省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建设,实现优质特色农产品产销顺畅衔接、优质优价,供给能力和供应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农民就业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还要建立健全农村各类资产资源的数字化管理,逐步推动惠民服务网络化,“互联网+”向农村延伸,让农民可以便捷地享受到各类数字化服务。
|
上一条: 成都市推动都市现代农业“三大体 |
下一条: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 |
[返回上一级] |